p.117 柴静写道:“ 海子有句诗,深得我心,‘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我也觉得海子这句话问得好问得妙』
p.139-145, 柴静记述了一个叫郝劲松人的故事:“ 他是个普通的学法律的学生,连个律师证都没有,以 公民 的名义打官司。两年多,他打了七场--他在火车餐车上买一瓶水,要发票,列车员都笑了:“火车自古没有发票。”于是他起诉铁道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强大的机构面前人们往往除了服从别无选择,但是我不愿意。”他说,“我要把他们拖上战场,我不一定能赢,但我会让他们觉得痛,让他们害怕有十几二十几个像我这样的人站出来,让他们因为害怕而迅速地改变。”...“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的权利,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包括土地房屋。中国现在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二十长期温水煮青蛙的一个结果,大家会觉得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了与我何干,火车不开发票,偷漏税与我何干,别人的房屋被强拆与我何干,有一天,这些事情都会落在你的身上。”“但一个人的力量能改变什么呢?”“看看罗莎·帕克斯,整个世界为之改变。”
p.s:『帕克斯就是当年在阿拉巴马州首府蒙哥马利市公车上不给白人让座的黑人大姐。她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他的被捕引发了蒙哥马利市长达385天的黑人抵制公交车运动,组织这就是当年名不见经传的马丁·路德·金。这场运动的结果,是1956联邦最高法院裁决禁止公车上的黑白隔离,帕克斯从此被尊民权运动之母。五十年后,在帕克斯的葬礼上,美国国务卿赖斯说,没有她,我不可能站在这里。 这段儿历史,要记得。同时也要记得郝劲松这样的公民,吾辈之榜样! 』
p.200-211,在讲述她做《新闻调查》的时候有一个案子是一个女子踩死猫的视频,她去采访然后再书里写道:“ 十九世纪初,英国有人提出禁止虐待马 猪 牛 羊等动物。提案在国会引起巨大争议,最终被下院否决,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试图从法律上肯定动物以生命体存在。1822年,世界上第一个反对虐待动物的法案在英国出台,之后,陆续有一百多个国家通过《反虐待动物发法》。不过中国目前还没有此项法律。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霍尔姆斯说:“法律不是一个道德或是伦理问题。他的作用是制定规则,规则的意义不在于告诉社会成员如何生活,而是告诉他们,在规则遭到破坏时,他们可以预期到会得到什么。”...“有天翻书,看到斯宾诺莎在《伦理学》里说:“嘲笑 轻蔑 愤怒 报复...这些情绪,都与恨有关或者含有因恨而起的成分,不能成为善。”...斯宾诺莎还说过一句:“希望和失望也决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这话太硬了,我消化了好久。他界定“观察”的实质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
『记住霍尔姆斯给法律的定义,说的太棒了;斯宾诺莎关于希望和失望的解读也很棒。』
总结来说, 这是一本不那么小清新的书,作为一个体制内的媒体人,柴静仍是我的榜样,女神!
总结来说, 这是一本不那么小清新的书,作为一个体制内的媒体人,柴静仍是我的榜样,女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